摘要:如今存世量已極其稀少,價格頗高。錢面文字"建中通寶"以隸書書寫,文字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。由于輕薄少見而被世人誤認為是私鑄的。這就是大歷元寶和建中通寶錢大量發(fā)現(xiàn)于安西大都護府所在的庫車縣周圍。
唐德宗李適,建中年間(公元780--788年)西北地區(qū)地方鑄幣,中原地區(qū)極少發(fā)現(xiàn),在新疆庫車一帶卻屢有出土,錢體薄小,文字晦漫,鑄工草率?!?a href='http:///tc/jztb' target='_blank'>建中通寶”四字隸書 旋讀。版式有大小兩式。如今存世量已極其稀少,價格頗高。唐德宗李適建中元年(780年)復(fù)商州(今陜西商縣)廢爐所鑄。錢體薄小,銅色暗紅,制作粗劣?!敖ㄖ型▽殹保`書小平,旋讀,錢文不甚清晰。由于鑄期短,傳世、出土皆少。
建中通寶:錢徑2.2厘米左右,重不足2克。錢面文字"建中通寶"以隸書書寫,文字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。建中通寶在制作上粗糙、低劣、銅色暗紅、錢體薄小,文字不甚清楚。由于輕薄少見而被世人誤認為是私鑄的。在舊譜中傳有"中"字在下為直讀的,有人把它誤歸為北宋建中靖國年間所鑄。
補充
建中通寶史籍無明文記載鑄行時間。目前多引用《新唐書·食貨志》載:“建中初,戶部侍郎韓洄以商州紅崖冶銅多,請復(fù)洛源廢監(jiān),起十爐,歲鑄錢七萬二千緡”之句。此句并未說明鑄造什么錢,傳世和出土有建中通寶錢,中原地區(qū)極少出土,多出土在新疆南部唐代安西都護府管轄范圍之內(nèi),為何集中出土于南疆,其原因有說為:“公元756年,‘安史之亂’后,吐蕃乘機占據(jù)了隴右和河西,使安西大都護府和北庭大都護府孤懸西域,作為餉源之一的開元通寶錢因此斷絕。為了堅守西域,維持局面,大歷至建中年間,安西大都護府的將士們只有利用當?shù)厮a(chǎn)的銅,鑄造大歷元寶和建中通寶錢”。這就是大歷元寶和建中通寶錢大量發(fā)現(xiàn)于安西大都護府所在的庫車縣周圍。
建中通寶收藏價值如何 到目前為止,建中通寶并不是古錢幣中發(fā)展最好的一種,因為它的價格卻有大幅度的上漲,估計多年以后,它也不會一直停留在這個價格上,未來還會更有價值。
而高英民先生則說這兩種錢均出自新疆庫車一帶,中原地區(qū)絕少發(fā)現(xiàn)。其實直到清末民初之時,新疆的鑄幣仍是粗糙不精,錢文書體仍是草率的,可謂一脈相承。
同時近現(xiàn)代考古發(fā)現(xiàn)的眾多龜茲五株錢及錢范,證明當時龜茲地區(qū)已有很高的鑄錢技術(shù),這為安西都護府在當?shù)罔T錢提供了物質(zhì)及技術(shù)條件。
錢文大多書寫草率、模糊不清。建中通寶錢也有將錢文只簡化為一個“中”字的,稱為中字錢?! √拼诖髸涯觊g和唐德宗建中年間,前人以為所鑄即大曆錢和建中錢。